空青,90后诗词爱好者,梦想是承继中华文脉网络证劵融资渠道,传播诗词之美。
让诗歌,成为你黑暗日子里的光。
前几天刚看完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
虽然知道看电影不该太计较,但我个人还是会觉得,巩俐并不是我心中最完美的秋香形象。
但周星驰抓的点其实很准。
你们觉得,文人最喜欢怎样的女子?
我觉得未必是花街柳巷里那些能歌善舞懂风情的歌女。她们适合与文人交往,但并不适合订立终身的盟约。
文人们最喜欢的女子,应该是踏实本分、略有姿色,最重要的一点,是单纯善良。
因为读书人多半受教儒学,心中是干净甚至清高的,他们不会欣赏那些太过世俗物质的女子,而是喜欢那些心中纯良,没有杂念的女子。
展开剩余82%电影里的秋香为穷人发馒头的细节,就印证了秋香的这一特点,亦是唐伯虎为之倾心的原因之一。
这篇文章,就给大家讲一讲历史中“秋香”的故事,还有秋香留下来的一首诗。
唐伯虎点秋香在民间传为佳话,但秋香的存在,却一直存在争议。
网上流传的一个版本,表述“秋香”是与唐伯虎师出同门(学艺于沈周)的画家,姓林名奴儿,号秋香。
这位“秋香”,早年因为生活所迫,沦落风尘,曾在南京为妓。因为能歌善舞、善解人意并且姿色出众,在金陵众妓中颇有名气,名冠一时。
出名以后,就有许多出名的文人画家找上门来。其中包括了她的几位授业恩师——史忠、王孟仁。
就这样,在不短的风月日子里,秋香锻炼着自己的画艺。不久,其画功大进,在当时被称为“女中才子”,所画丹青画名气很大。
根据明代《画史》中记载:“秋香学画于史廷直,王元父二人,笔最清润。”宗吴门画派开山鼻祖沈周为师。
几年以后,秋香存款理财,为自己赎身从良,继续自己钟爱的丹青事业。
从良而后,有曾经的“入幕之宾”再求相见,秋香就在一幅画了柳树的扇面上题了一首诗,作为驳回的表态。
其诗如下:
昔日章台舞细腰,任君攀折嫩枝条。
如今写入丹青里,不许东风再动摇。
这首诗的大体意思,翻译出来就是两个字:“别来”。
曾经的我,像柔弱的柳条长在章台边上,任由来来往往的人玩弄攀折。柔嫩的身条被随意的摧残。
然而现在,我这枝柳条被画进了丹青里面,现实里的东风,已经再也无法动摇我了。
这首诗写得很巧妙。
第一,用到了唐朝“章台柳”的典故。还记得上学时候学的“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
这首词里,韩翃用章台旁边的柳树比喻自己曾经的情人。这一比喻被“秋香”,也就是林奴儿再次用出来,以柳树比喻自己,生动形象的写出一介女流在封建社会中的柔弱无力,只能沦落风尘任人玩弄的悲戚。
第二,利用了题画诗的特点,将章台柳这一典故用出了新境界。先说自己曾经沦落风尘,再说自己已经如画上这株柳树一样,已经沉迷在丹青世界当中,再不会被现实世界的春风吹动了。
这里,将自己比作画中的柳树,将“旧相识”比作东风,也就是现实世界里的种种牵绊。
就是很坚决地对自己曾经的“客人”说:“我已经从良了,不要再来纠缠我。”
驳回的滴水不漏,并且态度坚决。
通过这首诗,我们大概能够了解这位“秋香”的生平了。最后,我们再回到唐伯虎与这位秋香的关系上。
答案是:不太可能。
因为两人的生平历史上记载都很清晰,“秋香”虽然与唐伯虎学画师出同门,但却扎扎实实是唐伯虎的师姐,比唐伯虎大了24岁。
大了这么多,估计是没有发生爱情的可能了。
所以,唐伯虎中意的秋香到底是谁,仍然是一个谜,留给后人猜测和想象。
我是空青,关注我,让诗歌成为习惯
你的点赞和评论是我更新的最大动力网络证劵融资渠道
发布于:天津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股票专业配资门户_股票配资专业网站_线上配资专业炒股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