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趋势的难度:(1)同样一个趋势,不同人有不同看法。(2)不同时间级别趋势不同。大级别过程长,小级别的过程短。有的看大级别有的看小级别。(3)正确判断具有滞后性。就是看对了也会,因大势清晰后才能断定,当认识到后,为时为势已较晚;
过去十年,印度及其周边国家的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吸引了中国等资本竞相涌入。
笔者曾在2015年至2020年常驻印度,专注于电子及相关行业工厂的机电设备工程与安装服务,深度融入了印度的变迁与发展。
自2020年起,鉴于形势变化,在国内静待印度签证的大面积放开和两国直航的恢复,2023年上半年,再次获得签证,重返印度。
面对属于单一国家,却国情复杂、充满机遇和风险的印度市场,如何以稳健的步伐进行投资布局,实现利益多赢,在必要时有效退出,笔者在此陈述一孔之见。
企业出海合规先行
对于有意拓展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而言,这不仅关乎企业利益与信誉,更是确保长期稳健发展的基石。
在制造业及相关产业国际化进程中,不少国内企业常面临议价能力受限的困境,主要缘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大干快上”思维,在不少项目投资中急于求成,不自觉地支付了高昂的“学费”。
以2012年前后某企业在印度新德里中标大型项目为例,该企业在前期调研不充分、对印度用工制度了解不足的情况下,迅速租赁了不小的办公空间并大幅扩充本地直接雇佣的员工队伍。
在不长的时间内,项目因故中止后,面对庞大的裁员与赔偿问题,陷入尴尬境地。由于初期人力资源架构设计不足,加之印度员工充分利用雇佣合同条款保护自身权益,裁员工作等进展缓慢,最终以远超预期的600多万人民币的额外费用才得以解决,项目决算耗时近两年。
这反映出在国际项目运营中忽视本土化调研与风险评估的严重后果。印度就业市场有特殊性,如员工频繁跳槽以谋求涨薪,要求企业在雇佣时具备更深刻的预判。雇员解雇程序及试用期责任需明确界定,以确保雇佣关系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国内企业在海外投资时,应高度重视驻外一线团队的组建,充分尊重并信赖前线团队对所在国的国情、城市地方政策的深入了解,结合多边法律要求,构建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在必要时为企业提供合法退出的路径,确保在国际仲裁或诉讼中占据有利地位。
由于不少中国企业在印度陷入非经营性的困境,国内舆论形成了一种“印度营商环境不可靠”的气氛。但事实上,不少国际品牌在印度仍在稳定发展,如三星电子。
从2016年至2023年,三星手机及通讯部门在印度的发展势头强劲,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印度庞大的人口基数、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和能力提升,以及政府推行的积极招商引资政策,为三星等外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6年三星电子在印度的营业额为4700亿卢比,2023年已经达到9890亿卢比。
印度吸引FDI显著增长
过去20多年,印度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显著增长,从2000/2001到2023/2024年,增长了20倍。
在诸多投资来源国的投资中,毛里求斯(占25.64%)、新加坡(占23.35%)、美国(占9.46%)、荷兰(占6.91%)及日本(占6.22%)位居前列,来自中国的投资虽有所贡献,但尚未占据主导地位。
再看FDI在印度各地的分布,不难发现投资热点主要集中在印度的经济重镇。孟买所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以近30%的高比例领跑,随后是科技中心班加罗尔所在的卡纳塔克邦,以及印度总理莫迪的故乡古吉拉特邦,这些地区各自具备独特的经济吸引力和发展潜力。
此外,德里和泰米尔纳德邦也是不容忽视的投资热土。不少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中国企业,如三一重工、美的集团等,已将目光投向了马哈拉施特拉邦等经济活跃区域。
当然,也有部分中国企业倾向于将投资重心放在新德里或其周边地区,这一选择背后的动机或许值得进一步探讨。
印度近年来在外资投资政策上有所调整,特别是对于与陆地接壤国家的投资设置了更为严格的审查机制,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对印度的直接投资。
此类政策调整背后,可能蕴含着两国间产业结构竞争、经济战略考量乃至意识形态差异的复杂因素,预示着未来双边经济合作与竞争态势的进一步演变。
印度在过去数十年间取得的经济发展成就不容忽视,其大财团与贵族企业的垄断式崛起,为该国经济及产业结构发展增添了独特的色彩。对于寻求海外拓展的中国企业而言,深入了解印度市场,灵活应对政策变化,精准定位投资领域与区域,是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关键所在。
扎牢篱笆
2020年以来,不少中资企业在印度遭遇了税务追缴、罚款以及涉事工作人员的相关案件,主要由印度所得税部门或税务机关发起,针对企业过往经营行为展开追溯,追溯期限有些长达6年甚至更久。“印度是个坑”的说法,也越来越流行。
但从现有公开数据分析,印度政府此类税务追缴行动并非仅针对中国企业,印度本土企业及其他外资企业同样未能幸免。这反映了印度税务部门在特定时期内的广泛审查与调整策略。
特别是在2020年疫情后,笔者便预测,随着印度经济承受巨大压力,其税务部门很可能加大稽查力度以弥补财政收入的不足。
政府进行税务追缴或相关调查均有法律依据,企业应确保自身的税务管理合规性,经得起税务部门的稽核与追溯。这要求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仅要遵守税法,还需通过高效的税务筹划与管理,提升企业应对税务风险的能力。
以三星电子在印度市场的经验为例,他们聘请曾在印度高级税务部门任职的退休官员或管理人员,以他们熟悉的政府作业方式指导三星印度公司的合规工作,有效构建了坚实基础。
篱笆扎牢了,进出都不容易有漏洞。政府如同打牌的庄家,做庄有做庄规矩,企业如同牌手,也不能老是薅庄家的羊毛。
印度正在迎头追起
中印两国,作为山水相连且搬不开的邻居,地理上非常亲近,双边的国与民有着天然的必要去了解彼此。但隔着喜马拉雅山脉,彼此的瞭望着实又很不够。
笔者在印度长期的工作生活中,有幸结识了来自印度多阶层的不同朋友,深刻体会到,部分印度人对于来自中国的朋友,往往持有一种印象,即行事风格高效,追求利益的速度较快甚至激进,无论是投资还是决策都雷厉风行。
然而,这种行事风格,在某些印度人眼中,可能被误判为中国人喜欢打擦边球,触及法律或道德的边界。
而国内朋友对印度的印象近些年有些刻板。印度因其个别社会问题常被贴上环境危险的标签。这类事件在印度确实存在,且有时显得较为突出,但其普遍性和严重性也往往被社交媒体放大。近年来印度在女性权益保护和社会尊重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与提升,体现了印度社会对于性别平等和女性安全的日益重视。
将视线拉回到1990年前后,中印两国的差异不算明显,甚至印度在不少领域优势明显,比如铁路里程、基础建设、计算机产业和国际影响力。
如同一位旅华多年和熟懂中印美的老教授所言,印度是活生生地把“两个王、四个2的牌”搞糊了,落在中国后面。
印度心有不甘,也在迎头追起。假以时日,印度立国时尼赫鲁总理有声有色的大国愿望,有可能回到轨道上来。对这一无法回避和阻挡的趋势,中国要有更大的格局和胸怀,并早做建设性准备。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
举报 文章作者叶志雄
相关阅读 汪涛:印度能否成为下一个中国此问题不仅仅是印度能否长期保持较快增长使其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达到现在中国水平的问题。
08-28 11:29 7月极端高温影响全球数亿人,哪些行业最受“烤验”剑桥大学助理教授德布纳斯表示:“现在是投资决策必须包括气候风险的时候了。”
08-18 18:07 财报频提“热浪” ,印度企业面临“烤验”摩根士丹利首席亚洲和新兴市场股票策略师加纳表示,当投资者问及印度股市反弹面临的最大风险时,“我倾向于提到的一个风险是气候变化”。
08-13 16:45 印度7月份CPI同比增长3.54%印度7月份CPI同比增长3.54%
08-12 20:04 【PE/VC洞察】中国企业海外战略与税务考量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关键战略选项股票里杠杆什么意思,及海外投资进程的常见形式与考量
08-12 16:22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股票专业配资门户_股票配资专业网站_线上配资专业炒股观点